珠西崛起是珠中江共同的夢想 引三市領導共鳴
26日下午,珠中江區域緊密合作第八次黨政聯席會議暨“珠西崛起”高端論壇在中山市舉行。會議總結了前一階段珠中江區域緊密合作情況,確定了2014年度珠中江經濟圈建設的29個重大項目,并就“珠西崛起”命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省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領導小組專職副組長蘇澤群,珠海市市長何寧卡,江門市委書記劉海、市長龐國梅,中山市委書記薛曉峰、市長陳良賢出席會議。市領導黃悅勝、馮立堅及三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參加首屆江門購房者大會看精彩節目贏取家電大獎
何寧卡通報了前一階段珠中江區域緊密合作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效,龐國梅、陳良賢分別就下一階段珠中江區域緊密合作提出建議和思路。龐國梅提出,珠中江三地要以整體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對接、便民利民服務為重點來實現區域間的緊密合作。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南方日報社社長張東明主持“珠西崛起”高端論壇。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張勁松、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省社科院區域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分別作了主題發言。
蘇澤群表示,珠西崛起,應該是低碳崛起,綠色崛起;應該是改革崛起,開放崛起;也應該是從容崛起,合作崛起。
“珠西崛起是珠中江共同的夢想!闭搲}引起三市領導的強烈共鳴。
李嘉建議,珠中江三市應該在現有聯席會議的基礎上,建立更緊密、更高效的溝通機制,并成立相應的專業委員會,定期開展對重大問題的研究。
劉海表示,“珠西崛起”是個重大命題,需要三市真正深度合作才能形成崛起態勢。三市一定要建立起與珠三角連接的公共交通體系,推動相關海洋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同時要再請專家來進一步研究三市在此命題下的更深度合作。
薛曉峰則表示,“大平臺、大交通、大產業、大改革,是協力推進珠西崛起的四大支撐”。三市要以橫琴新區、翠亨新區、大廣海灣區為核心,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加快構建現代立體交通網絡;要以大產業來推進區域經濟融合發展;以大改革來構建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
珠中江累計簽署協議59項
2013年,珠中江三市區域合作取得新成效。三市完成了《珠中江城市空間協調發展規劃》的編制,規劃范圍包括珠中江三市所轄行政區域、陸域國土面積13030平方公里;《珠中江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也通過專家評審,并上報三市政府審批。三市新簽訂8項協議,累計簽署了59項協議,在推進交通一體化、環境共治、民生服務、產業協作等方面均取得突破。(葉田王亞方)
現場聲音
珠三角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這里的人們對改革的要求、依賴和適應性比其他地方更強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這就是最大的(優惠)政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我們創造出更好的法制環境、行政環境、創業環境、管理環境,何愁項目不來,投資不來?
——省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領導小組專職副組長蘇澤群
產業集聚有兩種:一種是以園區為載體集聚;一種是產業鏈上的事先聚集。一些后發地區,不斷地招商引資,但由于不注重產業鏈集聚,辛辛苦苦干起來,成長的爆發性不強。但以產業鏈思維來推進產業發展的,雖然開頭起步較難,但通過三五年就可以實現數據的倍增。重慶從2008年開始抓IT產業,最顯著的特點是,先引進大終端制造商惠普,再圍繞惠普進行大招商,富士康等一群企業就跟著引進來,這樣“母雞”抓來了,“小雞崽”也拎過來了。珠中江必須要以產業鏈的思維來集聚產業。
——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張勁松
在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粵港澳臺合作深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速的形勢下,三地更應抓住機遇,積極承接新的產業轉移,高起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區域合作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將人流、物流、資金流等流動起來,輕裝上陣,彎道超車。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
來源:江門日報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