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師傅”走進大學課堂
“江湖師傅”走進大學課堂,教授學生僑鄉武術。
如今在大學,不僅可以學習書本知識,還可以學武術。今年,五邑大學就干了件讓不少學子豎大拇指的事:開設武術通識課。打開“物理圍墻”,依托落戶于五邑大學的廣東省僑鄉武術文化研究中心,請來傳統拳派的“江湖師傅“,開設了詠春拳、蔡李佛拳、雙節棍、南獅運動和舞龍運動5門武術通識課。五邑大學教務處處長李霆表示,希望此舉可以為僑鄉武術搭建平臺,挖掘、整理僑鄉武術人才資源,傳承并推廣僑鄉武術文化,讓歷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江門武術之花,在本地也花開滿園,芬香撲鼻。 幫助學生學習僑鄉武術文化
每個星期,古勞詠春拳師傅莫建輝至少有一天要放下自己在拳館的事務,從鶴山驅車來到五邑大學授課。他還帶來了自己的幾位弟子作為助教,希望培養出一支技術過硬的團隊,以五邑大學為點,“以點推面”宣傳古勞詠春拳。
五邑大學校體育部老師索奇山是廣東省僑鄉武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也是此次武術進校園的牽頭人。早在去年9月,索奇山就嘗試將武術引進校園,開展小范圍的武術教學活動。2015年10月,廣東省僑鄉武術文化研究中心在五邑大學掛牌成立,武術專家資源得到聚集和整合,這為五邑大學引進武術大家提供了契機,該校聘請了包括莫建輝、陳耀燦、李國宏、邱順榮等出自傳統拳派的“江湖師傅”教授課程。在課程開設的選擇上,該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考慮準繩,率先選擇了將國家級“非遺”蔡李佛拳、廣東省級“非遺”詠春拳、鶴莊獅藝及江海區“非遺”佛莊獅藝引進校園。
索奇山介紹,區別于一般意義的高校老師,師傅們在武技與武德方面有很高評價,都是江門本地拳派和龍獅運動的高手,在其拳派領域有很深的造詣!霸谟邢薜恼n時內,武術老師將結合經驗,展示派別精髓,讓同學們夯實基本功,掌握更多的招式。在教武術時,也融合理論內容!彼髌嫔秸f。同時,每位武術師傅都會帶自己的同門或者弟子進行義務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僑鄉武術文化。
“僑鄉武術進校園”逐步展開
有了武術師傅的加入,五邑大學武術類通識課程一“上線”,就出現爆紅的現象,不少學生表示很難選上。對此,李霆表示,學校將考慮學生需求和意愿,或許增加課次,也會將課程進行錄像,投入網絡教學。同時,索奇山也解釋到,五邑大學每門武術類通識課程設置容量為30人,因師資不足和場地受限等原因,導致目前無法滿足學生的意愿。對此,該校正在完善五邑大學特色“武術龍獅隊”,讓對武術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和訓練。
學習舞龍舞獅技藝的莊海特就是通過加入訓練隊的方式接觸到僑鄉武術文化。他的師傅是江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佛莊獅藝傳承人、市工人龍獅武術協會總教練陳耀燦。陳耀燦對學生的每個動作細節都要求嚴格,“不是只教動作,更要教學生學好武術!标愐珷N相信,只有嚴格和優質的教學,老一輩的武術精髓才能更好地傳承!耙郧敖痰亩际切W生或中學生,很高興能教大學生。他們都很努力,雖然訓練時間短,但舞得已經不錯了!庇柧氿^里,陳耀燦對自己的“弟子”給予了肯定:“這些大學生很多都不是江門人,不是廣東人,以后他們畢業到社會上,可以將江門的龍獅文化帶往全國各地!
據了解,貫穿于武術類的公選課、通識課、選修課,武術龍獅訓練隊、武術文化講座等“僑鄉武術進校園”活動正在五邑大學逐步展開,以讓學子全方位接觸、學習優秀的僑鄉武術文化。下一步,該校將組織師生幫助武術傳人整理講義或著作,把這份獨具僑鄉文化特色的瑰寶保存下來,傳承下去。
□文/圖記者/劉雅琴
通訊員/黃嘉敏鐘嘉棠
“江湖師傅”走進大學課堂,教授學生僑鄉武術。
如今在大學,不僅可以學習書本知識,還可以學武術。今年,五邑大學就干了件讓不少學子豎大拇指的事:開設武術通識課。打開“物理圍墻”,依托落戶于五邑大學的廣東省僑鄉武術文化研究中心,請來傳統拳派的“江湖師傅“,開設了詠春拳、蔡李佛拳、雙節棍、南獅運動和舞龍運動5門武術通識課。五邑大學教務處處長李霆表示,希望此舉可以為僑鄉武術搭建平臺,挖掘、整理僑鄉武術人才資源,傳承并推廣僑鄉武術文化,讓歷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江門武術之花,在本地也花開滿園,芬香撲鼻。 幫助學生學習僑鄉武術文化
每個星期,古勞詠春拳師傅莫建輝至少有一天要放下自己在拳館的事務,從鶴山驅車來到五邑大學授課。他還帶來了自己的幾位弟子作為助教,希望培養出一支技術過硬的團隊,以五邑大學為點,“以點推面”宣傳古勞詠春拳。
五邑大學校體育部老師索奇山是廣東省僑鄉武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也是此次武術進校園的牽頭人。早在去年9月,索奇山就嘗試將武術引進校園,開展小范圍的武術教學活動。2015年10月,廣東省僑鄉武術文化研究中心在五邑大學掛牌成立,武術專家資源得到聚集和整合,這為五邑大學引進武術大家提供了契機,該校聘請了包括莫建輝、陳耀燦、李國宏、邱順榮等出自傳統拳派的“江湖師傅”教授課程。在課程開設的選擇上,該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考慮準繩,率先選擇了將國家級“非遺”蔡李佛拳、廣東省級“非遺”詠春拳、鶴莊獅藝及江海區“非遺”佛莊獅藝引進校園。
索奇山介紹,區別于一般意義的高校老師,師傅們在武技與武德方面有很高評價,都是江門本地拳派和龍獅運動的高手,在其拳派領域有很深的造詣!霸谟邢薜恼n時內,武術老師將結合經驗,展示派別精髓,讓同學們夯實基本功,掌握更多的招式。在教武術時,也融合理論內容!彼髌嫔秸f。同時,每位武術師傅都會帶自己的同門或者弟子進行義務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僑鄉武術文化。
“僑鄉武術進校園”逐步展開
有了武術師傅的加入,五邑大學武術類通識課程一“上線”,就出現爆紅的現象,不少學生表示很難選上。對此,李霆表示,學校將考慮學生需求和意愿,或許增加課次,也會將課程進行錄像,投入網絡教學。同時,索奇山也解釋到,五邑大學每門武術類通識課程設置容量為30人,因師資不足和場地受限等原因,導致目前無法滿足學生的意愿。對此,該校正在完善五邑大學特色“武術龍獅隊”,讓對武術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和訓練。
學習舞龍舞獅技藝的莊海特就是通過加入訓練隊的方式接觸到僑鄉武術文化。他的師傅是江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佛莊獅藝傳承人、市工人龍獅武術協會總教練陳耀燦。陳耀燦對學生的每個動作細節都要求嚴格,“不是只教動作,更要教學生學好武術!标愐珷N相信,只有嚴格和優質的教學,老一輩的武術精髓才能更好地傳承!耙郧敖痰亩际切W生或中學生,很高興能教大學生。他們都很努力,雖然訓練時間短,但舞得已經不錯了!庇柧氿^里,陳耀燦對自己的“弟子”給予了肯定:“這些大學生很多都不是江門人,不是廣東人,以后他們畢業到社會上,可以將江門的龍獅文化帶往全國各地!
據了解,貫穿于武術類的公選課、通識課、選修課,武術龍獅訓練隊、武術文化講座等“僑鄉武術進校園”活動正在五邑大學逐步展開,以讓學子全方位接觸、學習優秀的僑鄉武術文化。下一步,該校將組織師生幫助武術傳人整理講義或著作,把這份獨具僑鄉文化特色的瑰寶保存下來,傳承下去。
□文/圖記者/劉雅琴
通訊員/黃嘉敏鐘嘉棠
(責任編輯:admin)